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2016年,当地水质已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前的水平。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专家、学者讲授煤炭清洁利用的好处,团委、妇联组织志愿者到镇村宣传,企业带着煤和炉子在农村大集试烧,逐渐在老百姓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投入运营900多台清洁能源公交车,3万多辆公共自行车。2014年,在全国城市GDP排行榜上,潍坊、淄博分列第34和第42位。好煤配上好炉子,才能燃烧更充分、更环保。1公里内,就有公共自行车换乘点,年骑行量达到6000多万人次。
灰变蓝:气质提升呼吸更顺畅拥有百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老工业城市,背着年耗煤4500多万吨的大包袱,任谁治污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今年,博山等3个区县还将投入近千万元补贴居民购买环保炉。2016年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最多的三个省份为:甘肃省、湖北省和河北省。
自2012年空气质量新标准颁布后,全国共有367座城市陆续开展监测并公开包括PM2.5在内的六项监测指标。绿色和平于近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359座城市PM2.5浓度排名》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近三成城市出现污染回升现象,多城市重工业的陆续复产使空气污染治理进展受阻。绿色和平是首家对超过300座城市PM2.5年度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名的机构近年来,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之际,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袁鹏今日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二是交通运输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全面提升行业科技进步水平。袁鹏指出,十三五时期,在特殊重大工程建设、交通通道能力提升、综合运输智能管控、交通大气污染防控等方面要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国家三大战略进入落地实施期,四大板块步入协调发展新阶段,交通运输要当好发展先行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构筑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推进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等重大任务。行业科技创新要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加强交通运输改革发展重大战略、体制机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信用体系和文化建设研究,全面提升决策力执行力,推进行业新型智库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交通运输总体需求依然旺盛,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刚性约束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建养技术难度加大,行业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要服务国家大局,实行目标导向,在特殊重大工程建设、交通通道能力提升、综合运输智能管控、交通大气污染防控等方面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袁鹏表示,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促进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解决科技创新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交通运输发展提质增效升级。行业科技创新要聚焦四个交通发展,在提高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可靠度,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有效降低运输与物流成本,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增强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能力等各领域,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进步水平,促进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全力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成熟的行业治理体系,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加重视行业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实现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需要大力提高行业公共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新需求:一是交通运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近年来,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之际,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袁鹏今日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交通运输总体需求依然旺盛,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刚性约束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建养技术难度加大,行业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全力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成熟的行业治理体系,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加重视行业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是交通运输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全面提升行业科技进步水平。袁鹏指出,十三五时期,在特殊重大工程建设、交通通道能力提升、综合运输智能管控、交通大气污染防控等方面要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具体而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新需求:一是交通运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三是实现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需要大力提高行业公共管理水平。行业科技创新要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加强交通运输改革发展重大战略、体制机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信用体系和文化建设研究,全面提升决策力执行力,推进行业新型智库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国家三大战略进入落地实施期,四大板块步入协调发展新阶段,交通运输要当好发展先行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构筑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推进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等重大任务。
行业科技创新要聚焦四个交通发展,在提高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可靠度,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有效降低运输与物流成本,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增强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能力等各领域,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进步水平,促进行业发展转型升级。行业科技创新要服务国家大局,实行目标导向,在特殊重大工程建设、交通通道能力提升、综合运输智能管控、交通大气污染防控等方面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袁鹏表示,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促进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解决科技创新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交通运输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如果进程顺利,环保税法可望年内出台。
环保税法下月望首审 多项环保政策正制定据之前经济参考报报道,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如果进程顺利,环保税法可望年内出台。据之前媒体报道,7月11日,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唐山市七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强化措施》,表示从7月12日到31日,对全市采矿企业、建筑工地、轧钢厂、钢铁厂和焦化厂等企业实施限产、减排或停产措施。
征收范围是以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为作为对象,重点监控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纺织、制革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纳税人等。招商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认为,根据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目标,涉煤央企将在2年之内压缩10%的产能即8457万吨,5年之内压缩12686万吨,标志着行业去产能将再下一城。无独有偶,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传出的信息,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规模将达到17万亿元,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政策正在制定。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部联合起草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之前媒体报道,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规模将达到17万亿元,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政策正在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副长王毅在论坛上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将讨论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在8月份和10月份讨论环境保护税法。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在8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工信部节能司司长高云虎则在论坛上透露了绿色制造业的发展思路:未来5年,将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产业,支持一批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和发展。
他指出,要以实施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以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大工程来拉动环保投资的增长,不好说具体环保投资到底有多少,但是比十二五有很大的提升。环保监管或升级 过剩产业成监管重点环保部近日向媒体通报了全国钢铁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部署情况,并要求各地进一步强化钢铁行业专项执法检查,着力发现一批、解决一批、曝光一批突出的钢铁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而费改税之后,征税范围、税率是税制设计中最受关注的核心内容。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华表示,发改委正在牵头3个行动计划,即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环保税法本应在6月进行审议。对污染物排放持续超标的钢铁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连续处罚、责令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等措施。
能源行业,在7月27日2016能源绿色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表示,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将是贯穿我国十三五全局的重点工作,将围绕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智能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除此之外,在各个高耗能产业方面的环保监管也正在加码,环保检查升级。
田为勇表示,环境保护部将要求各地全面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推动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动,业内人士预测,十三五期间,环保市场潜力巨大,总社会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绿色低碳作为我国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在十三五期间受到的关注度将越来越高。力争到2020年使绿色制造产业达到10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